(二)关于项目参与单位数量,基础研究类项目不超过6家;共性技术类项目不超过10家;集成推广类项目不超过20家;青年科学家项目不超过3家,(三)项目负责人应整合优势创新团队,聚焦指南任务,强化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集成示范应用等创新链的统筹衔接,集中力量联合攻关,并积极吸纳优秀青年和女性科研人员参与项目研发,鼓励有能力的女性科研人员、青年科研人员作为项目(课题)负责人担纲领衔,本年度项目采取一轮申报,项目申报单位根据指南相关申报要求,通过国科管系统(http://service.most.gov.cn)填写并提交项目申报书,说明申报项目的目标、指标、创新思路、技术路线和研究基础,申报书应包括相关协议、承诺书和项目(课题)预算,详细要求见各专项形式审查条件要求,首轮评审不需要项目负责人进行答辩,对于未进入答辩评审的申报项目,及时将评审结果反馈项目申报单位和负责人,通过答辩的项目,专业机构将抽取10%对项目申报单位是否符合项目实施条件进行实地核查,各推荐单位应根据指南的具体要求,在本单位职能和业务范围内推荐,原则上,每个指南方向只能推荐1个项目申报单位,并对所推荐项目的真实性、合规性等负责,(六)受聘于内地单位的外籍科学家及港澳台地区科学家可作为项目(课题)负责人,全职受聘人员须由内地聘用单位提供全职聘用的有效材料,非全职受聘人员须由双方单位(项目申报单位和全职聘用单位)同时提供聘用的有效材料,并作为项目申报材料一并提交,项目(课题)负责人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在研项目(课题)总数不得超过2个,(二)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部分项目实施联合查重,(四)各申报单位在正式提交项目申报书前,可利用国科管系统查询相关科研人员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在研项目情况,避免重复申报,评审专家、评审工作人员等收到请托的,应及时主动向专业机构或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司报告,并提供相关线索、证据等;未及时主动报告的,一经发现,按接受相关请托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