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思路以服务人民健康为中心,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以建设江西省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为契机,围绕中医药传承与创新,持续提升中医药服务保障水平,充分挖掘“杏林”中医药文化潜能,依托现有基础优势,实施中医药康养提升工程,促进中药种植、加工、生产和流通等中医药产业全面发展,二、发展目标围绕江西省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建设要求,因地制宜打造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中医药管理体系、传承体系、人才体系、服务体系和保障机制,实现中医药一、二、三产业和事业高端化、规模化、现代化融合发展,将中医药工作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内容,建立中医药综合改革跨部门协调机制,发挥市中医药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定期研究和协调解决先行区建设的重大问题,强化中医药管理工作,组织推进全市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建设,支持总医院中医医院院区建设,保障总医院中医医院院区投入,预算管理重点向总医院中医医院院区倾斜,〔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金融服务中心、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市工信局、市卫健委、市自然资源局、市市监局,各乡(镇、场、街道、风景名胜区)〕3.完善中医医保支持政策,扩大医疗机构中药制剂、针灸、治疗性推拿等中医适宜技术及非药物诊疗技术范围,鼓励提供和使用适宜的中医药服务,将符合规定的中药及中医诊疗服务项目纳入门诊统筹支付范围,支持总医院中医医院院区院内中药制剂在中医联盟成员单位内调剂使用,优先支持疗效确切、体现中医特色优势的中药院内制剂、中医医疗服务项目和通过适宜新技术等新增的中医医疗服务项目,按程序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责任单位:市医保局、市市监局、市卫健委)(二)创新中医药服务体系4.推动中医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发挥总医院中医医院院区在县域医共体中的中医药龙头作用,推动总医院中医医院院区“2专科1中心”(即2个中医特色优势专科和1个县域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建设,成立以总医院中医医院院区为龙头单位的瑞昌康复联盟,提升和加强全市各级医疗机构的康复治疗水平,(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市财政局、市发改委)6.创新中药药事管理模式,鼓励总医院中医医院院区与有条件的联盟医疗机构签订“院内中药制剂”使用协议;支持市中医院建设制剂室,鼓励院企联合,以经典名方、验方为切入点,尝试“院内中药制剂”的开发,完成中药制剂申报审批2个,(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卫健委、市发改委、市市监局)(三)创新中医药传承体系7.打造“杏林”文化品牌,(责任单位:市卫健委)(五)推动中医药产业体系发展12.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责任单位:市林业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市卫健委、市自然资源局、市市监局、市商务局,各有关乡(镇、场、街道、风景名胜区)〕四、实施步骤(一)启动实施阶段(2024年4月),在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补偿、中药产业发展、重点专科建设发展、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信息化和智慧医院建设等方面创新投入机制,分层分批分比例予以财政保障,并建立逐年增长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