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综合观测、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气象服务等领域达到全省先进水平,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气象现代化基本实现,气象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更加深入,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多部门应急联动和社会响应机制,按照有关规划加密城市气象观测站点,提高重污染天气、突发环境事件应对以及全市重大活动气象保障能力,完善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将各部门各行业自建气象监测设施纳入气象灾害监测信息网络,支持气象部门与地方开展干部人才交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加强对气象工作的组织和协调,鼓励各县市区大胆创新、因地制宜开展气象高质量发展试点示范,依法保护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实施公众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监测数据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统一发布制度,规范人工影响天气、气象灾害防御、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气象信息服务等活动,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