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项目任务落实过程中,部分地方和单位还存在认识不够到位、重点不够突出、操作不够规范等问题,项目任务补助资金使用方向要聚焦一家一户小农办不了、办不好或办了不划算的农业生产环节,聚焦制约当地农业提质增效和绿色发展中的突出短板,聚焦解决当地农业生产普遍存在的关键环节、薄弱领域问题,(四)因地制宜确定资金补助标准与补助方式,项目任务实施县应根据农业生产不同领域、不同环节、不同对象和市场发育成熟度,确定不同的财政补助标准,原则上财政补助占服务价格的比例不超过30%,单季作物亩均各关键环节补助总量不超过100元(扩种大豆的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河南、四川6省可放宽比例,总额不超过150元);对贫困地区、丘陵山区,原则上财政补助占服务价格的比例不超过40%,单季作物亩均各关键环节补助总量不超过130元;要分别确定服务小农户和规模经营主体的补助标准;根据农民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以及服务市场的发育成熟度,补助标准可相应逐步降低,项目任务实施县要坚决防止地方保护主义,按照公平竞争、规范择优的方式,在县域内外选择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的服务组织承担项目任务,项目任务实施县应探索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名录库,做好资格审查、信息录入和动态更新等工作,并及时报省级管理部门备案;对于服务能力强、服务质量优、社会认可度高、运营管理规范、连续2年以上获得承担项目任务资格的服务主体,可以直接纳入名录库,省级部门要做好名录库的备案管理和监督指导工作,在县级服务主体名录库的基础上逐步建立省级服务主体名录库,并指导地方跟踪服务主体服务质量,建立服务主体黑名单制度,对弄虚作假、质量不达标、农民投诉多的服务主体,一律清出名录库,五年内取消其承担项目任务资格,(三)加强服务质量监管,五、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确保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一)做好方案编报,为保障项目任务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实施效果,项目任务实施县实施周期一般安排2—3年,项目任务实施县要履行主体责任,制定和印发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实施内容、重点支持的环节和运行机制等,要组织实施好项目任务并保障必要的工作经费;要以试点带动整村或跨村集中连片推进农业生产托管为主的社会化服务,积极探索整县推进,不断提升对小农户的覆盖率,省级财政、农业农村部门要细化本省绩效评价方案,对项目任务实施县开展年度绩效评价,评价结果作为资金分配和项目任务实施范围的重要依据,各地要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及时总结典型模式和成果经验,注意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不断改进工作措施,并将有关情况及时反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本通知下发前已制定方案的地方,可按已定方案实施,也可根据本通知的要求调整方案后实施;自下一年度起,应按本通知要求实施,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2019年7月31日来源:农业农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