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建设项目新增排污总量指标,应在项目所在镇(街、园区)使用的总量指标内实施减量替代,战略性新兴产业、市级以上重大产业项目及市认可的“专精特新”项目由项目所在镇(街、园区)提交市级统筹指标使用申请,区域减量替代依据“先本区域(项目所在地储备总量指标纳入市级统筹部分)后跨区域”、“跨区域统筹部分不得超过申请总量的30%”的原则执行,上年度环境质量未达考核目标或未完成约束性总量减排任务、未完成总量收储任务的镇(街、园区),对未完成约束性减排、总量收储任务的镇(街、园区),按照不低于该项目新增废水污染物年排放总量的1.1倍实施减量替代,按照不低于该项目新增年排放总量的1.2倍实施减量替代,按照不低于该项目重点水污染物年排放总量的2倍实施减量替代,总量指标跨区域范围减量替代、约束性减排和总量收储指标区域补偿流转资金结转均通过市财政办理,可用于减量替代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原则来源于本五年规划期内储备的总量指标,省、无锡重大产业项目和总投资金额10亿元(含)以上的市重大产业项目排污总量指标可来源于拟关停的企业,五、监督管理(一)每年一季度江阴生态环境局确认上一年度各镇(街、园区)环境质量考核、约束性总量减排任务及总量指标储备任务完成等情况,(二)各镇(街、园区)每季度将本区域当年完成的减排项目及减排量经自查后报至江阴生态环境局,《江阴市建设项目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减量替代管理暂行办法》(澄政办发〔2018〕78号)同时废止。